为可用性研究选择正确的度量

用户体验 everyinch 10927℃ 0评论
可用性研究场景 任务成功 任务时间 错误 效率 易学性 基于问题的度量 自我报告式的度量 行为和生理度量 组合和比较式的度量 在线网站的度量 卡片分类数据
1. 完成一个业务 ×     ×   × ×     ×  
2. 比较产品 ×     ×     ×   ×    
3. 评估同一产品的频繁使用 × ×   × ×   ×        
4. 评估导航和(或)信息架构 ×   × ×              
5. 增加产品知晓度             × ×   ×  
6. 问题发现           × ×        
7. 使重要产品的可用性最大化 ×   × ×              
8. 创造整体正面的用户体验             × ×      
9. 评估微小改动的影响                   ×  
10. 比较替代性的设计 × ×       × ×   ×    

1.  完成一个业务

业务的形式可能是用户完成一次购买文易、注册一个新的软件或者是卖出一只股票。一次业务通常有清晰界定的开始和结束。

  • 关注的第一个可用性度量是任务成功。每一个任务标记为成功或失败。显然,所有的任务都需要有一个可清楚定义的结束状态。
  • 计算问题严重性有助于缩小一次业务完成中特定可用性问题的原因。通过对每一个可用性问题确定严重性等级,就能关注任何业务中优先级高的问题。
  • 两种自我报告式可用性度量也十分有用:再次使用的可能性和用户期望。
  • 当用户必须多次重复完成同一种任务。那么效率是一种合适的可用性度量。效率通常被测,为单位时间内的任务完成率。

2.  比较产品

与竞争对手产品或上一版产品相比,目前的产品表现如何?了解这一信息通常是很有用的。通过进行比较,能确定产品的优点和缺点。以及这一版产品与上一版相比是否有进步。

第一,关注任务成功相关的测量。能够正确地完成一个任务对于绝大多数产品而言是至关重要的。

第二,关注效率。效率可以是完成任务时间。页面浏览的数量或者是进行操作的步骤数。通过了解效率,可以对此产品使用起来的难易程度有一个很好的认识。

第三,关注满意度。自我报告式可用性度量能提供用户对该产品的整体使用体验。满意度测量对于那些用户有多种选择的产品最有意义。

最后,比较不同产品的可用性的最佳方式之一是通过组合与比较式的可用性度量。这能对不同产品的可用性就有了一个清晰全面的了解。

3. 评估同一种产品的频繁使用

许多产品是用来被频萦或较频繁使用的。完成这些任务所需的努力应该尽量最少。

  • 任务时间。测量完成一系列关键任务所需要的时间可以表示完成这些任务所需的努力。
  • 效率。比如完成任务步骤数或页面浏览量也是有用的。
  • 易学性度量是达到最高效率斋要多少时间和努力。
  • 自我报告式的可用性度量,比如知晓度(awareness)和有用性(usefulness)。通过比较用户对产品的知晓度和自我感知的有用性的不同,将能够发现产品中需要提升或突出的方面。

4.  评估导航和(或)信息架构

许多可用性研究关注于改进产品的导航和(或)信息架构。这对网站、软件程序或消费类电子产品来说可能最为常见。这可以包括确保用户可以快速和轻易地找到他们需要的内容、轻松地在产品模块间进行切换、知道他们当前在整个菜单结构中的哪个部分以及清楚有哪些可选项。

  • 评估导肮的最佳可用性度量是任务成功。让参加者完成一系列寻找某些关键信息的任务(类似寻宝/清障游戏),就能了解产品的导航和信息架构设计是否合适。所给的任务必须涉及产品的各个部分。
  • 一种评价导肮和信息架构的效率可用性度量是迷失度(lostness)。它关注的是用户完成一个任务(如网页浏览)所用的实际步骤数(要与完成该任务所需的最小步骤数进行比较)。
  • 卡片分类(card sorting)是一种对了解用户如何组织信息特别有用的方法。有一种卡片分类研究叫做闭环分类(close sort),就是让参加者将信息条目放入已定义好的类别中。从闭环分类研究中演化出的一种有用的可用性度量是:被放进正确类别中的信息条目占总条目数的百分比。这种可用性度量反映的是产品信息架构设计是否直观。

5.  提高知晓度

不是所有设计进行可用性评估的目的是让其更好用或效率更高。某些设计的改进是为了增加用户对某些内容或功能的知晓度。

在自我报告方面的度量包括:

  • 首先,监测用户与产品发生交互的次数。这些数据能帮助确认知晓度,但是却无法证明缺少知晓度。
  • 测量关注度(noticeability)通常会向参加者指出某些元素,然后问他们是否在完成任务过程中注意到这些元素。
  • 测量知晓度是在事后问参加者在研究开始前他们是否知道某个功能。
  • 记忆是另一种有用的自我报告式的可用性度量。例如。可以给参加者展示多个不同的元素,其中只有一个他们在之前看到过,然后让他们选择哪一个是他们在完成任务时看到过的。如果他们在任务中注意到了这个元素,他们记得的可能性会大于随机猜测。

行为和生理可用性度量:如视线跟踪数据,运用视线跟踪技术,能知道用户关注某个特定元素的平均时间、多少比例的参加者关注了该元素,甚至还可以知道用户平均用了多少时间才首次注意到该元素。

6. 问题发现

问题发现的目标是去确定主要的可用性问题。有些情况下,也许对产品中有哪些严重的可用性问题没有任何先入之见。但想知道什么让用户感觉到困扰,这种方法经常运用在那些现有的,但以前没有经过可用性评估的产品。

  • 基于问题的度量也许是最适用于向题发现了。假设发现了所有的可用性问题,这样就很容易将这些数据转换为频率和类型。例如,发现40%的可用性问题属于高层级的导航,而20%属于术语用语问题。
  • 即使每个参加者发现的问题可能都不同。但依然能够总结出这些问题的大概分类。通过检查发生频率和特定问题的严重性会说明有多少重复的问题被发现了。是发生了一次的问题还是属于一个经常发生的问题?
  • 通过对所有问题的分类并给出严重性评分,就可以迅速制定出一个设计改进点的列表。

7.  使重要产品的可用性最大化

虽然有些产品力求使用起来简单高效,比如手机或洗衣机;但另一些产品使用起来必须要求简单高效,比如心脏减颤器、投票机或飞机上的紧急出口指示。区分要害产品(critical product)与非要害产品的方法是:要害产品是为了让用户去完成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没完成这项任务将导致严重的负面后果。

  • 最主要的测量是用户绩效。即用户绩效要能超过一个预定目标。任何不符合预定可用性目标的要害产品必须进行重新设计。
  • 用户错误。这可以包括用户在完成一个具体任务时所犯错误或失误的次数。
  • 任务成劝也是重要的可用性度量。在这种情形下我们建议使用二分式成功。
  • 自我报告式的可用性度量对于要害产品相对来说不是那么重要。在这个情境下,用户自己怎么认为这个产品的使用远不及他们实际的成功来得重要。

8. 创造正面的用户体验

有些产品努力争取创造一种超凡的用户体验,而不是简单的好用。这些产品需要吸引人、激发情感、有趣。甚至还要能有点上瘾。

  • 最有价值的自我报告式度量之一是用户期望(user expectation)。最佳的用户体验是那些超越用户期望的产品。期望参加者感觉使用起来比期望更简便、更高效或更愉快。
  • 与将来使用有关的自我报告式度量。例如,也许会问一些问题,关于购买的可能性,向朋友推荐的可能性或在将来使用的可能性。
  • 可用性度量与用户可能有的下意识反应。例如,如果你想知道产品是否引人入胜,可以使用生理度量。瞳孔直径的变化可以用来测量唤醒水平;或者如果尝试尽可能地减少压力,可以测量心率或皮肤电阻率。

9. 评估微小改动的影响

并非所有设计改动都会对用户的行为有显著的影响。有些设计改动相对非常小,对用户行为的影响也不那么容易发现。但是只要有足够多的用户,微小的倾向对更大群体用户来说也能有巨大的参考价值。微小改动可以包括视觉设计的不同方面。比如字体选择、字体大小、界面元素放置的位置、视觉对比度、颜色以及图片的选择。非视觉设计的元素(比如对内容或术语的微小改动)也能对用户体验形成影响。

或许,测量微小设计改动影响的最佳方法是进行源于A/B测试的实时现场(live-site metrics)度量。A/B测试是用一个控制设计方案去比较另一个替代方案。

10. 比较替代性的设计

最常见的可用性研究之一就是比较多种替代设计方案。典型的情况是,这些类型的研究通常都发生在设计过程的早期,在任何一种设计详细方案完成之前进行。

这个问题有两种解决方案。第一种是组间设计,即让每个用户只使用一种设计。这样能获取不受干扰的反馈数据。但是这明显需要更多的参加者。另一种方式就是让参加者只使用一种主要的设计方案完成给定的任务,然后展示其他替代设计方案,让参加者给予喜好评价。这样就能从每个参加者那里得到对所有设计方案的反馈。

  • 基于问题的度量。比较在不同设计方案上所存在问题的严重性(高中低)及相应频次,能有效地帮助我们发现哪一个或哪一些设计方案更好用。
  • 任务成功和任务时间。但是由于样本量通常较小,所以这些数据的价值通常比较有限。
  • 两种自我报告式的度量:一种是让参加者选择哪一种设计原型他们将来更倾向于使用。另一种是让参加者根据不同维度(比如易用性、视觉吸引力等)对不同设计原型进行评分,这也是能帮助发现问题的。
分享&收藏

转载请注明:陈童的博客 » 为可用性研究选择正确的度量

喜欢 (3)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

Hi,您需要填写昵称和邮箱!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
(11)个小伙伴在吐槽
  1. 很少看到这么细的研究
    肖振杰博客2015-03-31 16:14 回复
  2. 不错的文章,内容一针见血.禁止此消息:nolinkok@163.com
    胶管2017-03-22 15:34 回复
  3. 好文章,内容维妙维肖.禁止此消息:nolinkok@163.com
    遮阳网2017-03-22 15:35 回复
  4. 不错的文章,内容观念明确.禁止此消息:nolinkok@163.com
    铝板网2017-03-22 15:35 回复
  5. 好文章,内容一针见血.禁止此消息:nolinkok@163.com
    勾花网2017-03-22 15:35 回复
  6. 不错的文章,内容出口成章.禁止此消息:nolinkok@163.com
    护栏网2017-03-22 15:36 回复
  7. 好文章,内容惜墨如金.禁止此消息:nolinkok@163.com
    止水带2017-03-22 15:36 回复
  8. 不错的文章,内容文从字顺.禁止此消息:nolinkok@163.com
    防盗窗纱2017-03-22 15:36 回复
  9. 好文章,内容远见卓识.禁止此消息:nolinkok@163.com
    压滤机2017-03-22 15:36 回复
  10. 您好,很不错的文章,很受用。 请问是原创么?如果有相关references 或paper,希望能分享出来。 如果是转载的话,希望能有原文地址~
    lixiang2018-03-01 16:01 回复
'; } if( dopt('d_footcode_b') ) echo dopt('d_footcode'); ?>